UEPlay游藝二館

Tuesday, May 23, 2006

美國最大的兒童博物館--印第安那兒童博物館(五)

「在新世紀中博物館展示的新趨勢不再只限於知能的傳遞,更要具有創新的視覺效果、休閒及娛樂功能,引發社會良好的輿論、話題的氣勢與地域文化的獨有氣質。這些要素,勢必要透過結合新科技與視覺娛樂化的雙重效應,才能在博物館展示內容及應用上得以兼顧,達到當下博物館展示的訴求意圖,最終讓大眾樂於參與。」(註)從我們陸續介紹的印第安那兒童博物館(The children's museum of Indianapolis)的各種展示,筆者認為已達到此種功能,我們再舉幾個例子來看。









看到「恐龍」區,孩子們又要瘋狂了!印第安那兒童博物館(The children's museum of Indianapolis)精心設計多種動手操作活動,例如:像考古學家挖恐龍挖化石、組拼暴龍的骨頭、幫劍龍組裝背部上的「武器」。這樣形式的設計增進孩子們對恐龍的認識,這與在電腦上操作有關恐龍的拼組或問答活動,是不太一樣的感官學習經驗。



註:耿鳳英於「當代博物館展示新趨勢」。活動平台,2005 六月,vol. 07.

延伸閱讀:UEPLAY游藝館

Friday, May 19, 2006

美國最大的兒童博物館–印第安那兒童博物館(四)

在都市的孩子經常有機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工程車,這些施工的工具車是如此有力量,使得孩子們都想試試駕馭或操控它們的感覺。來到The children's museum of Indianapolis孩子可好好過癮了,因為在這裡,「工程體驗區」有足夠的空間和不同的動手操作活動。




不管男孩或女孩,只要有興趣,家長都會鼓勵孩子去「工作」,如果孩子能力尚未發展好,那就「一起動手吧」!


延伸閱讀:UEPLAY游藝館

Tuesday, May 16, 2006

美國最大的兒童博物館–印第安那兒童博物館(三)

由於希望帶給孩子各種感官的體驗,在The children's museum of Indianapolis自然探索區,蓋了像一座小山的黑暗迷宮,孩子進去探索要用爬的,因為眼睛看不到,其它感官比較敏銳,而迷宮內宛如動物在山洞內挖的地道,當小孩爬呀爬的會看到某種動物,在爬到另一條地道又看到另一種動物,這樣小孩對動物的家印象比較深刻。




進去是用爬的,出來倒是輕鬆多了--用滑的,想想小孩會不愛嗎?




小孩們在裡面探索,大人在外面也可以摸索一番,外牆上可是有很多設計喔!




這是什麼動物的家啊?



看到小孩鑽到下面去仔細瞧瞧嗎?這裡很多設計都會考慮到讓孩子到處探索,打破孩子學習習慣,讓豐富的多元經驗啟動孩子的各種感官。

延伸閱讀:UEPLAY游藝館

Friday, May 12, 2006

美國最大的兒童博物館–印第安那兒童博物館(二)

創造特別的學習經驗,使之有力量改變孩子和家庭的生活」(To create extraordinary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have the power to transform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d families.)是The children’s museum of Indianapolis的宗旨。
館內致力於提供豐富孩子生命的各種活動—— 探索物質和自然科學、歷史、世界文化、和藝術等,並盡可能提供「動手做」或「參與」的學習經驗,以期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支持他們好奇求問和愛好學習的角色。







如上文提到The children's museum of Indianapolis非常重視「社會文化」,在"Passport to the world"這區介紹孩子認識各種文化習俗,也許參觀者會看到墨西哥的「死者之日」(Day of the Dead)如何舉行,或是日本男孩、女孩節的風俗,又如各式各樣的面具述說每一種文化原始對生命無知時的詮釋。藉由這些展示,使孩子們瞭解文化與生活之間相互關係,進而學會尊重各種文化。

延伸閱讀:UEPLAY游藝館

Wednesday, May 10, 2006

美國最大的兒童博物館–印第安那兒童博物館(一)

這回要介紹的兒童博物館是印第安那兒童博物館(The children’s museum of Indianapolis>),它是美國最大的兒童博物館,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兒童博物館。

在1924年,一位熱中公共事務的女士Mrs. John N. Carey在參觀過世界最早的兒童博物館--紐約的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(The Brooklyn Children's Museum)後,她覺得家鄉的青少年也應該享有一座兒童博物館,她的熱情吸引了三位同樣對公共事務很關心的女士,再加上孩子們捐贈自己父母和爺爺奶奶小時的寶物,於是The children’s museum of Indianapolis在1925年成立了。


The children’s museum of Indianapolis有一點和當時其它年輕博物館不太一樣的地方,由於獲得的捐贈物來自當地多元種族文化的家庭(在那時孩子的玩具大都是父母自己做的,因此擁有原來文化的特色),所以重視和呈現「社會文化」(Social culture)的內容成了該博物館的特點,延續至今「多元文化」的展示一直是該館很有看頭的喔。



這個展示在入口區的「水鐘」(water clock)於1988年完工的,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鐘,藉由水位的高度可以看得出時間;現在台中科學博物館植物館前也有一座喔!

延伸閱讀:UEPLAY游藝館

Thursday, May 04, 2006

世界第一座兒童博物館(四)

英國獨立博物館協會(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Museums, AIM)的拜恩曾說:「最早的公立博物館的經營是供應領導市場。一般人別無選擇的尋求與接受博物館,做為自我提升或是家庭體面又廉價的出遊服務;當然,許多貨物在第一個公立博物館得以有效率的銷售。如今,情況已大不相同,博物館正投身在競爭大眾的時間、興趣、經歷和支援的戰場中。」(註)


身為世界最早的兒童博物館,Brooklyn Children’s Museum亦知道求新求變的重要,除了定期更改展示主題,博物館本身也設計了很多的常態型活動(如生日派對活動、週五家庭免費趣味活動等),並提供學校教育資源服務,並與其它社會資源結合,如與其它博物館合作舉辦巡迴展、與芝麻街合作辦特展等。在這樣多元的經營方式,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致力符合社會進步與需求。




註:管紫君於「智性與玩興的雙重滿足」文中引用陳慧娟、何明泉之運用『新公立博物館學』的特展行銷策略:一種經驗設計的思維論文。活動平台,2005 六月,vol. 07.

延伸閱讀:UEPLAY游藝館